钱币收藏网

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
纸币收藏

金银器的收藏

来源:百分钱币收藏网 编辑: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8-30
   金、银作为稀有贵金属收藏且有非常美丽的色彩和光泽,自古以来 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为世界上所有的民族视为珍宝,金银饰品则 成为人类主要的装饰之一。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 是泛指一切以金、银为基本原料制造而成的物品。狭义的是指用 稀有贵金属金、银为制胎的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物。现在一 般称为金银器的即是广义的概念,也即工艺美术品范畴的金银器 概念。传统意义上.的金银器专指以唐代金银器皿为主体的、以金 银为原料制成的各种器皿,而实际上根据现存的(出土和传世器 物来看,这仅仅是中国古代金银器中的一部分,虽是较重要的一个 部分,但不能概括中闻古代金银器的全貌)。这里所讲述的为广义 的金银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黄金的国家之一,早在8代或 更早以前,人们就已掌握了红铜的冶炼和铸造。根据考古发掘资 料来看,广义的金银器早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古墓中就有金耳环、金银器的出土,在辽宁敖汉旗复家店下层遗址则有金耳环的出土, 这二处遗址的年代大致相当于夏朝。这些金银器造型简单,铸造 粗糙,成分很杂。一方面说明了先民已掌握了原始冶炼方法 和毕期金银器的原始性.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中国使用、铸造黄金的 早期历史。从火烧沟古墓的出土情况来看,金和银已开始用作对人体自 身的装饰,而盅男女都鉞有金耳环,从与之同时出土的育铜器来 #,说明了金银器是依托于青铜器的冶炼、铸造而产生、发展起来 的,并逐渐开始独立制造了,当时人们对黄金、白银有了一定的认 识。
值得说明的是最早发现的黄金、白银制品是在中国少数民族 居住的边远地区,生产、使用的主人多为游牧民族。因此,黄金、白 银的地区特色和民族风格主导了中国金银器的发展,对中原地区 金银器的生产、使用也起到了引导、促进的作用。

     商代发现金银器的地区很多。殷商中心区域的河南安阳殷墟 遗址出土了眼部贴金的虎形饰及金片、金叶、金箔等饰件,其中金 箔的厚度仅0.01毫米,薄如纸,光亮如新,经观察似为经锤锻加工 和退火处理而成。说明当时人们对黄金的展性和延性已有了相当 的认识并加以充分利用。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祭祀坑中发现了大 批祭祀用的青铜器和金器,有金面眾和金杖皮,说明黄金制品在商 代蜀人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从品种上酋.与靑铜器同类的金银器的存在,其中装饰品占主 导地位,器物类相对较少,说明商周吋期是我国金银器制作、使 用的初发阶段,金银器是以装饰品的形式发端的。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少见金银器皿,较典型的是服饰类以 带钩为主流的形形色色的扣饰,其次是饰件、装饰车马具的饰件 等。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最早的银制器物一河南辉县闶围村战国 基出土的银带钩,安徽寿县楚王墓出土的楚子银瓯.河南洛阳金村周墓(战国末期)出土的银盒、银卮、银杯等,开创了银制器皿制作 的先河。在以后的发展中,从数量上讲银器占金银器的绝大多数。 从楚王银匯的造型来看,金银器物的制作技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 经完全成熟,为中国金银器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方地区的金银器主要集中在匈奴地区,多以装饰品为主,如 饰件类有首饰、剑饰、装饰件及马具上的装饰,极少见器皿类。工 艺上已达到完善的程度。鄂尔多斯及其周围地区成为匈奴族形成 和发展的中心地区,流行以动物纹为特征的青铜艺术品,通常被称 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反映在金银器上则有以马、羊、虎、鹿等 动物形象为装饰纹样,还有用动物纹长方形金银饰牌制成的腰带。

      南方地区的金银器与中原地区相似,出土地点较分散,数量也 很少,多为器皿、带钩等。一般采用范铸法制成,多为楚国制作。 楚国当时已掌握了制作大型金质器皿的技术,使中国古代金银器 的发展迈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较为典型的是蝴北随县曾 侯乙墓出土的金银器,有金盏、金杯、金器盖等,造型、纹饰都成功 地借鉴了发达的青铜工艺,是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作 品。
战国时期黄金生产的发展也表现在黄金货币的使用,当时黄 金货币的形式是金版和金饼,金版是楚国货币,呈长方形或方形, 上钤阴文小印,如“那爱”、“陈爱”、“卢金”等,以“那爰”最常见。

     秦代金银器以饰件为主,能熟练地浇铸、焊接出纯度相当髙 的、用作装饰的大型金兽;能在毫厘之间设计出巧妙的机关,如秦 始皇陵二号铜车马上的接插活铰链等。银质器皿开始出现,如几 经易手的刻有秦三十三年铭的银盘,能錾刻出精彩细致的图案来。 秦代的车马饰,形制、尺寸均与青铜器同,只不过一部分青铜质的 车马饰鎏金,一部分错了金、银。纯金银质的车马饰其长不超过5 厘米,重在10克之内,大型件不见。凡此种种代表了川秦文化为 背景的秦代金银器的基本特色。

     汉代的金银器以小型装饰用品为主,制作加工较前代精细。 器皿类虽比前代增加,但数量仍然很少。银质器皿有少量发现,但 不见金质器皿。金印章在各地有出土,如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有“文 帝行玺”,云南晋宁出土有“滇王之印”、“古夫人玺”等。作为货币 的“马蹄金”、“麟趾金”大量出现。制作技术自成体系,形成了一定 的规模,不仅范铸较精,而且广泛采用锤锞、焊接、掐丝、累丝、炸珠 等工艺,最大的成就是创造出“掐丝焊接”和“炸珠焊接”工艺,为 明、清花丝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西汉的墓葬资料来看,随葬品中金银器极为少见,贵族官僚 墓的陪葬品多以鎏金银、错金银的青铜器为大宗。东汉以后纯金 银质地的器物越来越多,一般的贵族墓陪葬品中亦发现银碗、银调 羹等小件,金银器皿在权贵中使用较西汉普遍。

     两汉时期的金银器制作工艺继续采用包、镀、错、镶等方法用 金银装饰铜器或铁器,有的还将金银片打成金箔或制成泥屑用于 漆器、丝织物上以增强富丽感。汉代的镀金是在底子上涂上银,再 涂上金,所以多少带点白色,更有使用金银汞合金而画上花纹的镀 术,如西汉青铜镀金银彩画云气凤凰纹酒尊。这种技术流行于西 汉中至东汉初。装饰常用联珠纹、花纹或鱼子纹地,并用金银丝堆 累各种镂空图案,镶嵌用材以玉、松石、玛瑙为主。装饰题材有大 部分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有宴饮、舞乐、狩猎、攻战以及生产劳动 如耕种、收获、冶炼、煮盐等,神话题材亦有反映。在工艺美术设计 上讲求实用和美术的统一,并向一物多用化发展。

    北方少数民族金银器工艺在两汉时仍有所见。如甘肃华池出 土的西汉初年异兽相对金牌,吉林榆树东汉初期鲜卑墓出土的金 银饰件,工艺上主要采用了金丝编缀及锤锞等技法,远不及战国晚 期匈奴墓出土的金银器繁复精致。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段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有着全面的发 展,手工业进步,金银器艺术较前代有大幅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明显扩大。

    魏晋南北朝隋代是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民族大融合时期。 由于战乱,经济萧条,中原地区金银器生产大受影响。中原地区虽 有不少金银饰物出土,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发现的金银饰物更具 特色。这一时期金银器呈现出的特色是:中国传统风格的金银器 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西方金银器大量传人中国,对中国传统 金银器的制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北方的鲜卑族金银制作工艺 较为发达,其产品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一定的汉文化影响;佛教 已为人们所接受,融人在器物造型、装饰纹样中,对唐、宋及以后的 器物种类功用的影响很大。
隋代的金银器绝大部分是外来产品,很少中国传统的器物,以 西亚传人的为主。

    唐代金银器是我国占代艺术宝库中绚丽的瑰宝,在金银工艺 的发展史上占有极为光辉的一页,标志着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发展 已经达到了成熟、完美的地步,并对以后宋、元、明、清及边远少数 民族地区的金银器制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金银器的生产制作到了唐代更为规范化,制作机构分“官作” 和“行作”。“官作”就是官营的金银手工业,是唐代金银器生产的 重要部门,由“少府监中尚署”直属的“金银作坊院”负责。为保证 金银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建立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考核工匠的 制度。“行作”即金银行业的工匠所作,因其工艺水平不及官方的 高而被称为“行滥”。唐代金银器主要是向宫廷、皇帝进贡,皇室又 将这些贡品作为对功臣的赏賜和在民族交往中的礼仪用品。有些 金银器还可以在集市上买卖。如当时长安的东、西两市有许多“金 银铺”、“金银行”、“金肆”等经营店铺,而扬州当时已成为全国的 金银器贸易中心。这些情况也可以由金银器上錾刻的铭文看出一 些端倪。唐代金银器的成型方法,除少数器物沿用我国传统的“铸造成型也即灌铸)技术外,大多数采用中东、西亚传人的“锤击成 型法”。唐代工匠在原有锤锞技术的基础上掺人了比较成熟的西 亚锤打技术,使传统的锤打技术更趋完善,在我国工艺发展史上具 有重要意义。概括来看,唐代以锤锞、錾刻、掐丝、镶嵌为主要技 法,同时还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刻凿、铆、镀等工艺。从出土器 物来看,唐代金银器的造型、纹饰等经历了一个由简至繁^从早 期波斯、萨珊风格向中国传统的艺术作风转变一过程,一方面模 仿、参考波斯、萨珊等外国传人的纹样款式,一方面注人了中国固 有的传统风格,而装饰纹样经历了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有益营养 后完全中国化了。此时金银器的装饰图案特点是:能正确运用图 案设计的法则,金银器上的图案纹样较之同时代其他质地的器物 更规范化;装饰题材多为表现贵族、宫廷的生活内容;吸收、融合、 改造了外来纹样而创造了图案装饰的新工艺,为以后各代的金银 器装饰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思路。

    宋代金银器制作的官方手工业管理机构比唐代更为庞大,工 部所属的文思院“掌金银犀玉工巧及彩绘装钿之饰”。民间私营的 制作行业也兴盛起来,普遍发展成商品化生产,使用范围也由宮廷 扩大到民间,在城市有专门的店铺,为了竞争和维护商品信誉,多 在金银器上留有店铺和工匠的名号及标明银子成色的印记。在制 作工艺上还巧妙地运用“夹层合成法”和“凸花雕饰工艺”。宋代的 金银器皿主要是银质器皿,可能使用频率高而易导致歪斜变形,故 —般采用双层复底的方法来制作。内底作底,或素面或平錾花纹; 外层则采用压印、锤雕、圆雕等技艺作出凸花的纹饰。根据画面装 饰需要,有时只用一种技法,有时几种技法同时使用,层次感、立体 感都十分强烈。加之细部再平錾、镂刻,就更加斑驳绚丽、精巧玲 珑。此法一直延用到元代。宋代的金银器较唐代有显著的变化,造型以优美和素雅大方 取胜,完全摆脱了唐代繁华风格的影响。纹饰则一反唐代富丽之风而变得素雅和富有生活气息。仿古思潮在银器制作上的体现, 是出现了一些仿照先秦青铜礼器的器型和装饰,仿作形式优美,技 艺纯熟。

   辽代金银器制作业比较发达,在燕云地区建立了与北宋类似 的手工业组织一“作”,管理者称“作头”或“都作头”。在继承唐 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而大量造型同 于中原的器物说明受汉文化影响的深刻程度。

    元代金银器出土较多风格与宋代大体相近’器型.纹饰、工艺 也与宋代相差无几,只是器物轮廓的棱角更为突兀,常用圆雕和高 浮雕技法。除日常生活用品外还有文房用具和陈设品,给人的感 觉是一种平实典雅、不夸张的风格’与元画含蓄恬静的特色有共通 之处。除官方生产制作外,民间银器制作非常发达,出现了一批著 名的银工.制造了一批技艺空前的银器精品。元代北方因受战争 骚扰和破坏,金银工艺在南方以苏州为中心的地区极为发达,高水 平的工匠也以江南为多。

    明代工艺品以金工为最优,银之镌刻以细巧出名。精美的金 银器拥熟地运用广编、织、盘.辫、码、拱等多种制作方法,技术比元 代有很大提离,广泛运用了“金掐丝镰宝石”工艺:较具代表性的 创新工艺有"银胎录泰蓝(掐丝珐琅厂一以银作胎,再用银丝盘 曲成图案焊固在胎上,再将釉药填人,人炉烧成。内填珐琅一其 花纹不由银丝焊匕直接在金膦胎上铸成,作法不同而外观则一, 此银胎景泰庙因外表华丽,较纯银作多畜色彩变化,故厲创新,流 风影响清朝及近代。 明代金银器造型和制作都非常精细、美观,尤其足金银首饰的 制作达到:空前精美的程度。有不少器物除了雕刻精美的花纹外 还镶嵌珍珠、宝石将多种工艺集于一体,具有很商的艺术欣赏价 仿。这时期,金银工艺还与漆器、木器、玉器等工艺相结合创造出 -系列具有合譬艺术效果的产品开辟了现代金银制作工艺的先河。

    淸代由于经济发展、帝王喜好,各种工艺多趋于繁富华丽、精 细琐碎。色彩追求艳丽妍美,样式崇尚变奇化异。皇家所用金银 器遗存涉及典章、祭祀、冠服、鞍具、陈设、佛事和生活等各个方面, 足以反映清代金银器工艺空前发达的盛况。金银饰物多见传世 品,少数民族如蒙、藏的金银器中亦以金银饰物为大宗。乾隆时期金银工艺集历史之大成,采用工艺有范铸、锤镍、炸 珠、焊接、镌镂、掐丝、镶嵌、烧蓝及点翠等,确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 步。

综观清代金银器,其特点为:①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具有时 代特征,各种制作技术均已成熟且得到飞跃的发展,使材料能充分 发挥性能。②器物造型讲究变化,金银器具有秀雅的文人风格、 高尚淸雅的气质。③逐渐形成了民间工艺和宫廷工艺两个体系: 前者淳朴自然,富于生活气息;后者矫饰造作,具有匠气和雕琢气。





纸币收藏
纸币收藏
企业新闻| 在线留言| 在线反馈|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 产品支持: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金币总公司 | 中国集邮总公司 | 中华集邮联合会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4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邮币卡市场 电话:15210093958 QQ:1641661717
  • 版权所有:百分钱币收藏网  2008-2023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