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网

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
纸币收藏

古代金银器的基本特征及鉴定

来源:百分钱币收藏网 编辑: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8-21
     古代金银器先秦叫-笄”,泰、汉及以后称“簪”,沿用至今。 男、女皆可用之,男子用于髻拴过,女子用于固。簪最初仅用以 绾髻,后逐步演化为装饰物。簪的基本形制是单股,分蕃头.籌身.变化主要在轡头。大致 可分为五种形制:圆顶形、花顶形、耳挖形、如意形、动物形等。其 中以凤簪出土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通常以两支并用,分插于双 14。凤簪的使用南北朝时已颇为流行。由于凤尾多作翻卷上扭的 样式,故又称“凤翘”,明代较多见。

     最早的纯金笄出现在商代中期的墓葬中,长27.1厘米、头宽 2.9厘米、尾宽0.9厘米,尾端有0.4厘米的榫状结构,器身一面光 平,一面有脊,断截面呈钝三角形,系为铸造而成。唐、宋以后,金银簪的造型变为复杂,装饰件明显增强,有的作 花朵状,有的作龙凤形,也有的以树木、山水或人物形象来装饰簪 首的,制作更趋精良。有的银簪表面还鎏金。簪身刻有银铺号或 工匠名。明、清的金银簪则更为富丽,制作更为精巧。

      钗又称“钗子”。作用与簪相似,插人发中以固髻,基本 形制为双股。汉代的发钗形制比较简单,通常以金银丝锤尖两端而于中部 扭弯成长短一致的平列双股。此形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魏晋南 北朝时,钗的两股间的距离明显分开,头部略方,后又把弯折部分 锤扁使呈马蹄形,且两股间的距离较大。亦有将其中一股钗的尖 端朝外弯曲制成一个弯钩以便发钗固定在发中,防止发钗的坠落。 另有一种制作得比较简单,即将金银丝的两端锤尖,于中部弯折合 扰做成平行的双股钗。隋唐时期高髻盛行,用作固定发髻的钗较 简单,而用于装饰的钗则比较注重钗首的变化,通常作成各种花 形,逐步演变成一种头饰,繁复些的演化成了步摇的一种。

 宋代的 钗形基本仍为双股并列且双股夹得很紧,钗首部分则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横枝式的钗首,即钗首部分向两边伸展,略呈 弧形,在伸展出的横枝上镶嵌二颗对称或多颗锥菱形镂空细花银 饰件,有镂刻斜方格、连环、草花纹等,锥菱形顶有镶葵花、秋菊等 花形。多为银质鎏金,钗杆带银号、工匠刻铭。元代的钗总体上承 袭宋代的双股、头部装有横枝、枝上按锥菱形饰件的钗,也有钗首 圈成环、环穿圆片的金钗。明代金银钗以金质为多,银质的也多鎏 金,均出土于帝王公侯的陵墓。金银钗多成对出现,图案相反,工 艺繁复,精巧细致,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工艺。钗在这时期 不仅是起固定发髻的作用,更起到了鬓花的装饰作用。

     耳坠又称“坠子”,一般连缀于耳环之下。本为少数民族男子 饰物,魏晋时传人中原为妇女所用。宋代及以后因穿耳之风盛行, 使用者渐多,所用材料日益考究,装饰日益华丽。宋、明墓出土的 耳环较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丰富。明代耳环崇尚轻巧,常以粗约0.3厘米的金丝弯制成钩状,一端穿以大小不等的玉珠,大珠在下,小珠在上,两珠之间覆以一片金制圆盖,形似葫芦,俗称“葫芦耳环”。清代耳环基本承袭明代遗制。耳坠、耳环仍连为一体,耳坠通常用银、铜制造,外表鎏金。

      戒指(指环)古代戒指(指环)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种:圆箍式、圆环式、嵌宝式和动物型(即以动物的形象来装饰戒面,在金质的圆环上铸一兽头形装饰,浑朴而又别致)、印章型(用白银铸成圆环,圆环上缀一方形印章的形制,章面刻阴文)等。钏为妇女套在手臂上的一种环形装‘饰物,因后世多以黄金制作,故又叫“金臂钏”。别称“条脱”,是外来语,汉名称“别”。
原为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一种装饰品,秦汉以后传人中原,亦为汉族妇女采用,权以后历经不衰。条脱为臂环,苏南地区明墓中出土有金或银质的,出土时套在人的手臂上。隋唐年间条脱戴的位置逐渐下移,最后落到手腕部位,变成—种腕饰。通常以锤扁的金银条为之,绕制成盘旋状I或弯制成蜒旋状,所盘、绕圈数多少不等,少則 -:三圈,多则五圈、八圈,也有作十几圈的。两端另用金、银丝编成环 套以便凋节松紧。钏的表面除作扁平形外,也有作弧形的。另外 还有花面、素面之分。

      镯即手镯,也叫“镏子”、"镯头套在手腕即臂腕部。 六朝以前多称“腕环”,省称“环”。晋南北朝时称为“钏”。唐宋以 后则称"手镯”、“镝子”,简称“镯' 先秦以前,镯以天然材料制成 为多,如骨、石、牙、玉等,泰汉以后镯子以白银为主,通常在器物表 面镂刻纹饰或镰嵌珠宝、玉石等。东汉至魏晋时期银镏的使用比较普遍,大多以金、银丝弯成圆环,造型简单,制作方便。手镯的外表大多不用纹饰,也有少数挫成齿轮状者。宋代多以金、银条锤扁后弯曲成扁平带形环状,两端用较细的金、银丝编成套环以联系,为方便调节口径。

     元代以金、银条弯成环状,镯身有素面和串珠身(或叫联珠身一即以圆球珠状联成),端首或为龙首,或印有龙首纹,双龙首间或嵌有一球状体,称为双龙戏珠有的镯身上印有银铺记号和银子成色,如“集庆阳四”、“金陵姚记”、“鲍浪记”、“花银”、“十分银”等。明、清多承袭宋、元形制,作缺口圆环形,环身为联珠状,或以金、银条锤成,截面呈扁圆形的环状体(或素面、或凿刻以花纹)。手镯以用料讲究、制作精致为特色。有的累丝为龙凤形,金丝之细宛如虾须。

     碗东汉时期的银碗多为半球形,腹较深略呈弧形,平底,素面。園底稍向内凹人,或直口内有弦纹-道。基本上是高钵式的形制。唐代出土的金银碗较多,形制多样,装饰繁复,富丽堂皇。有圆形、多曲花瓣形、花口带盖形等。有的碗还带有把手。碗壁和碗底的装饰讲究,注重整体视觉效果。银碗的纹饰部分均鎏金。宋代多银制碗,一种为鎏金龙纹银碗,敞口,圆腹,髙圈足略向外撤。外壁以铸印工艺制成对称的凸兽面纹图案,兽面的两侧刻饰细珠纹。也有一种素面的银碗,纯以银板模压制成,圆口,微弧腹,下焊圈足,圈足焊接严密结实。

     元代金银碗,较为典型的是一 种夹层大银碗,碗为夹层制成,口沿 外翻,圆腹,矮圈足,夹层间距由口 沿至底逐渐增大。口沿部由里层往 外翻卷与外层压合,外层底心透刻 —朵梅花。似为宋代夹层底工艺的 延续。元代银碗上多有银匠的戳印记号及刻铭文字。明代金银碗多为敞口,卷边沿,深腹,園底,圈 足。装饰纹样多为牡丹、灵芝等,银碗的纹样部分鎏金,形制与瓷 器中的压手杯相仿。



纸币收藏
纸币收藏
企业新闻| 在线留言| 在线反馈|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 产品支持: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金币总公司 | 中国集邮总公司 | 中华集邮联合会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4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邮币卡市场 电话:15210093958 QQ:1641661717
  • 版权所有:百分钱币收藏网  2008-2023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