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网

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
纸币收藏

曹简楼先生说收藏

来源:百分钱币收藏网 编辑: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7-25
  曹简楼先生迁居龙华附近以 后,就难得去拜访他了。原因极为 简单:行路难,难于上青天。终于还是下了决心,去看他 作画,谈谈他的收藏故事。因为前 几年他送过我一套手书联语草稿 照片。原件也不大,不过像一个普 通的日记本,然而上面却是近代 中国画大师吴昌硕亲手录写的几 十副联语。据说是昌硕先生生前 常置案头,备用于为人写对联时 翻检的。
且抄几幅联语,可使读者窥 全貌于一斑:
天惊地怪见落笔  巷语街谈总入诗
进德之难如舟上水 藏身于密若木经冬
独鹤不知何事舞  赤鲤腾出如有神
万里人归黄叶路  五湖我慕赤松游
窖得异花来海国  远求宝鼎出秦关

  这几十幅联语,究竟完全是吴昌硕自撰的,还是集录前 人之作,就不得而知了。但联语手稿本身的艺术价值,却是不 容置疑的。“昌硕先生的作品,你先后收了多少?”
“不能说很多,但也不少。主要是为了学他的画,学他的 字,学他的印,见到了就收,收了就经常拿来参考、研究,慢悝 地捉摸我这位太老师的艺术特点。除了这些收藏之外,最直 接的影响,自然还是得之于老师王个樣先生的口传心授了。” 曹简楼说他手上的这套昌硕联语集,就是昌硕先生的好友、 淸末以监务起家、梢于鉴藏的严筱舫观察所藏。后严家子孙 家道中落,祖上收藏陆续散出,这本联语集就到了曹简楼手 中。

  至今曹简楼还有几方吴昌硕刻的印,以及几件昌硕先生的书画真迹。“有时拿出来看看,还是为我所用,为今天的绘 画创作作参考而已。”曹简楼说现在再也不像年青时候那 样肯花时间与精力去弄收藏了。我要画画,所有的时间精力 用上去,都嫌不够了。”他认为收藏毕竟是“身外之物”,聚散 本无常,何必为之操心呢。
然而,回顾平生所遇前贤的名迹,有些失之交臂,有些得 而复失,也多少有点怀念。比如他曾藏有赵妫叔(之谦)的《瓯 中物产卷》,名碑孤本《鲁君碑》,还有两方吴昌硕手刻印以及 两方上好的鸡血石章,都在借给一个同门朋友之后散失了。 “以后有些东西辗转到了国家博物馆手里。我看到了,反倒安 心,因为算是物得其所了。”《瓯中物产卷》今在辽宁博物馆, 《鲁君碑》今在上海博物馆。

  但他最怀念的还是一槁罕见的吴昌硕巨制《寿桃图》。这 是一幅“丈二匹”的大中堂,画面上有几十只桃子,无上款。据 说是吴昌硕为一家寺观住持画的,因为要挂在庙里,所以其 画幅大逾寻常。“50年代初,书画掮客吴碧成拿来给我看的时 候,画家的地板上摊不开,拿到弄堂里摊在占有两间房的地 面中才能看。”曹的回忆,使我的想象有了具体的印象。

  “当时只花了二十元钱买下来。后来却被开在河南的 ‘荣宝斋’一个攀柜看中,用三张吴昌硕的画换去了。现在想 想很懊恼,这样大尺幅的吴昌硕画那里去觅,那里去找。说 句笑话,拿到国际拍卖市场上去,开价一定‘木佬佬’了。不 过,后来想想,这大概也是命中注定的,来得容易去得快。” 曹简楼“想得穿”:“昌硕先生的这张画虽然没有留下 来,但他那张画的气势、布局、艺术气息却永远在我脑中留 下来了。”这样说来,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也许这也就是曹简楼“吴门绘画”日益成功的一个因素?





第三套人民币收藏网: http://www.100ybk.com
纸币收藏
纸币收藏
企业新闻| 在线留言| 在线反馈|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 产品支持: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金币总公司 | 中国集邮总公司 | 中华集邮联合会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4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邮币卡市场 电话:15210093958 QQ:1641661717
  • 版权所有:百分钱币收藏网  2008-2023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